《2018 台北美術獎 / 2018 Taipei Art Awards》
2018.12/22-2019.03/31
《Cemetery of Object 物塚-呂易倫、林羿綺聯展 / Cemetery of Object- Lu Yi-Lun, Lin Yi-Chi Group Exhibition》
2018.11/10-12/09
|
本展覽為左營計劃的尾章,在面對多年前已被拆除殆盡的荒地為出發,以抒情的方式為這塊荒地上的曾存在與消逝的物種,以影像的兩種不同流動形式詮釋在廣大的物塚之上那些屬於「靈」的不可視精神,也試圖以可被視覺化的媒介重新透過編導、拍攝,描繪出創作者所給予的想像連結。
物體、物件與人類的共存關係產生了互為適應、抵抗的物理美學,這些遭受人為外力或自然因素所產生的痕跡有別於全新的物品,而這些痕跡也訴說著存有的過程可能為何,甚至是產生許多精神性的象徵。 「塚」被視為在生命之後的歸宿場域,在展覽中試圖以此概念比喻過往在左營駐地期間那些被作者所目擊、接觸、卻已經消逝的所有物體、事件,都已沈寂在抽象概念中的地塚之下,如同生命的逝去一般。關於物件消逝及崩壞之後餘生的際遇,經由兩位創作者的不同詮釋與操作,在展覽中試圖探究物件自身的可視與不可視,其中物件及其物理性將在此展覽中缺席,或者說,所剩已經沒有實存的形體與物質,而是透過域外的創造來重回描繪過往記憶的多種可能。
|
|
《 2018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MIT新人推薦特區 / 林羿綺 X 么八二空間 》
2018.10/25-10/29
|
降靈會(三) - 致啓蒙彼岸
林羿綺在過往的錄像作品《復興夢》2013、《餘燼三部曲:盛宴》2014 與《運行針:曼谷》2016 中皆探討著一種關於真實、離散、記憶、夢境和政治脈絡微縮化等,運用個人生長於異質環境的經驗,折射出異於常態觀點之編導式錄像創作。她將影像視爲一種降靈媒介,藉由解構文本與場景調度式拍攝,創造出超越真實的情境樣態,以極具魅化的類儀式性影像來召喚邊緣野史,進行對國族、歷史和記憶的復魅與再生產。2017年作品《父域安魂曲》則是完整體現了藝術家跳脫出個人生命史,以自我切片的方式展現腦海裡不論記憶、故事、夢境等童年生活,除了向亡父致意之外,進而以更多神秘、暗語式的文本來交織這段父域回憶。 此次MIT新人推薦特區的展覽將會有林羿綺錄像作品的完整呈現,藉由檔案化的展呈形式,將可看見藝術家對於動態影像自身的種種思考與實驗歷程。182artspace誠摯邀請各位到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M02展位欣賞,感受充滿魅惑的啓蒙彼岸。
|
|
《 "Finding the Roots" - AIR_MCUBE ninth season 》
2018.08/31-09/15
|
Gallery Mcube humbly request the pleasure of your company on the opening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exhibition by our resident artists of AIR_MCUBE ninth season Erina Tamrakar, Yichi Lin, Yi Lun Lu and Sushma Shakya on 31st August 2018 ( Friday) by 5 pm. Curated by Manish Lal Shrestha.
|
|
《 薛西弗斯 Ver. 20.18 / Sisyphus Version 20.18 》
2018.05/19-08/19
|
文/法蘭西斯.亞曼德雷、林怡君、王萱
在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被懲罰必須將一塊巨石推到山頂。而每當抵達山頂後巨石便再次滾落,他則必須重新來過,永遠擺脫不了重複卻徒勞無功的命運。法國哲學家卡繆在〈薛西弗斯的神話〉中進一步描述,薛西弗斯的掙扎,實質上使其感到心滿意足,並稱,我們應當試著去想像他在過程中所獲得的快樂。薛西弗斯徒勞地重複在卡繆眼中成了對於生命熱情的展現,因為他以自己的方式,如同一位荒誕英雄般重塑了現實的面貌。此次的展覽「薛西弗斯Ver. 20.18」便依此開啟,藉由薛西弗斯的形象討論當代人的生存處境,提供重新審視當代社會議題與矛盾狀態的新方法。畢竟,這樣的矛盾可以是最好的難題紓解劑,但也可能是如滾落巨石般的災難⋯⋯ 本次參展的作品,提供了我們以更宏觀的視野觀看當今工薪勞動者和文化生產者(包括藝術家)是如何透過重申人的勞動價值,參與、剖析及重構生活中的(無)意義。這11位勞動者/藝術家通過殊異的作品實踐,一同面對內在於「生產者-商品-消費者」連結關係中的相似經驗:冗餘(redundancy),並進一步地以此作為手段,創造得以映顯資本宰制下荒謬徵狀的條件。藝術家們以殘酷的現實當作助燃劑,作為突破現狀與設想未來的可能,同時思索著個人的(非)物質性勞動與歷史、記憶、科技和體系之間的關係。 因跨國界的社會政治、經濟與環境等危機,而籠罩著不確定與焦慮感的當代社會,薛西弗斯是一把作為開啟思考荒謬、無效和重新汰換機制的鑰匙。薛西弗斯看似徒勞的輪迴與生命能量,便是將處境與現狀重新架構的機制和潛在的可能方案,也是一種偏離或轉移的途徑。藝術家們使用影像、表演、裝置、聲音和文字等媒介,作為處理情感經驗、擔憂與處事的對話方法學,試圖瓦解個人與普世、區域與全球、過去與未來的分野。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藉由背離原有生產機制所呈顯的現況,透過藝術作品的共感,識別出生活中創造荒謬的能力與冗餘經驗的實踐,並刻劃出一種具備能動性的生命形式、意義和存在的理由。
|
|
《 2018 高雄獎 / 2018 Kaohsiung Awards 》
2018.03/24-05/26
|
|
|
/ 展場照片由 呂易倫 拍攝
《從無中生來?八種消除邊界與再思考身份認同的方法 /
“We can’t come from nothing” – eight strategies for undoing borders and rethinking identities 》
2018.04/08-04/28
|
當人們習慣用領土的劃界創造身份類別,而不同身份類別互相包容或是排斥因而擴張成影響社會凝聚力及地理學上的分隔抵制遂成為世界霸權的分類機制。此次展覽透過八位藝術家以及他們的藝術創作提出他們社會關係上的觀點。
這次的展覽策劃以挑戰在地與全球化的分裂意象,提出邊界劃分的批判性辯論並討論集體思考的可能性與參與性。試圖跨越地理、文化、社會的界線顯示「分而治之」如何復興使「製造恐慌」再度獲得霸權。 「從無中生來?」透過藝術家的多重視角及跨國背景來質問諸如國家、性別、階級的精闢與真實的樣貌。作為一位居住在德國與台灣的策展人,讓我能夠透過研究與創作探討以「移民」的觀點來試圖找尋不同邊界的劃分方法。 「從無中生來?」展示了四位歐洲藝術家與四位台灣藝術家的自我的定位與觀點,批判性的處理國家定義、分裂的歷史情感以及自我認同,從地方特定角度與場景來看待邊界,複雜的領土結構與政治情況也許能作為一個連結與討論的平台。 “Everyone who has experienced living abroad and being alien knows the invisible wall that separates us from others. A wall so difficult overcome. "Nothing falls from Nothing, so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o are we and who are we supposed to be? ” The common practice of territorial demarcation creates categories of identity, which secure alleged claims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separate and prevent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cohesion. This hegemonic system of categorisation will be examined through the work of eight different artists. The curatorial concept for the exhibition seeks to challenge this local and global principle of division, propose a critical debate about border demarcation and encourage collective consideration of a possible coming together. It seeks to transcend geographic, cultural and social borders and beyond the ‘divide and rule’ method, which is sadly enjoying a renaissance through the global acquisition of power by popular scaremongers. Concepts like the nation, gender and class are interrogated in the exhibition by the artists with their multiple,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widely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treated as constructions rather than read as incontrovertible facts. The exhibition “We can’t come from Nothing” presents four European artistic positions that deal critically with border demarcations in with their respective focus on nationality, identity, and history. |
|
|
策展 / Curator
|
展期 / Date
|
|
|
|
|
|
展出作品 / 復興夢Revival Malady / Home, Sweet Home. |
/ 展場照片由 林羿綺 拍攝 |
|
《東京跨領域藝術節 / IAFT17/18 Transparent Nets》
2018.03/16-03/25
|
東京跨領域藝術節邀請來自韓國、台灣、馬來西亞的藝術家以及日本藝術家在2018年3月16日至25日在東京充滿自然氣息的武藏野地區,推出10天的各種當代藝術作品展演活動。
展覽通過各種不同的視角,例如半遺址、以及公共空間中的異質場域地點,以禁忌為展覽主題主軸,讓觀者感受到社會中的無形框架。
|
|
《她說,「我剛打去馬康多大飯店。」 》
2018.02/08-03/04
〔她說,「我剛打去馬康多大飯店。」〕是 waterfall 第7期《另外一個百年孤寂》的延伸展覽。而〈馬康多大飯店〉則是收錄在其中的一篇故事,以此為延伸,更多關於這間飯店的線索將在這次展出逐漸被揭露。
這間位在交界之上的飯店,留在歷史裡的聲音在此地與現實重逢,過往的生活以回魂的方式現身,揭開抽屜的同時也揭露了降靈會的掩飾。曾寄泊於此的房客們,有人將馬康多作為暫時的避難所,有人視這裡為永久歸宿,更多是像你我一樣,只是偷閒路過的旅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