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 YI-CHI
  • 首頁 Home
  • 作品 Art Works
    • 錄像|Videos
    • 駐村|AIR Programs
    • 裝置|Installations
    • 表演|Performances
    • 側錄 |Behind the scenes
  • 展覽 Exhibitions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評論 Comments
  • 訪談 Interview
  • 簡歷 CV
    • 中文
    • English
  • 聯絡 Contact
圖片
林羿綺

1986年生,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所碩士,現居於臺灣臺北;受過當代藝術與電影製作訓練,主要創作以錄像、實驗電影和影像裝置為主。創作聚焦於亞洲地緣政治中的族群離散經驗,透過田野踏查進行記憶與夢境的採集,將動態影像轉化成降靈媒介,重新編導出個體生命敘事的復魅樣態,以召喚邊緣敘事,進行關於國族、歷史和群眾記憶間的再生產。
​

近期個展為〈越洋信使〉於臺灣鳳甲美術館 (2020);曾受邀印尼雅加達雙年展 (2022)、韓國光州雙年展 (2021)、印尼日惹雙年展 (2019),並參與多項國內外策展案、影展與駐村計劃。曾榮獲中國華宇青年獎評委會特獎 (2021)、美國邁阿密Pulse Prize首獎 (2019)、金穗獎學生實驗類首獎 (2021 & 2019)、台新藝術獎年度決選 (2018)、高雄獎首獎 (2018)、文化部 MIT 新人特區 (2018)、臺北美術獎優選 (2018)等殊榮;其獨特的作品氛圍,極具顛覆傳統的實驗精神。

學歷

2016       碩士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
2010       學士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個展

2021      越洋備忘,政治大學藝文中心,臺北市,臺灣
2020      越洋信使,鳳甲美術館,臺北市,臺灣
2017      琥珀之夢,福利社,臺北市,臺灣
2016      穿越回歸線,水谷藝術,臺北市,臺灣

聯展經歷

​2022      浯島顯影-金門駐地成果展,大地吳心泉宅,金門,臺灣
2022      鄉愁是一面飄蕩的旗 - 台灣香港錄像展,鳳甲美術館,臺北,臺灣
2022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臺南美術館,臺南,臺灣

2022      雅加達雙年展 - 關於島嶼的隱喻,印尼國家畫廊,雅加達,印尼
2021      完美之隙 - 第九屆華宇青年獎入圍展,三亞華宇藝術中心,三亞,中國
2021      松果眼,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北京,中國
​2021      2021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 台北/福爾摩沙花園:島嶼壯遊,Ars Electronica Center,林茲,奧地利
2021      流・忘:林羿綺、羅玉梅聯展,VT Artsalon,臺北市,臺灣
2021      黎府藝術節:先祖的靈魂 ‧ 新開始,黎府,泰國
​2021      4.3 Art Exhibition "A Certain Scenery",Art Space IAa,濟州島,韓國
2021      第13屆光州雙年展 - 臺灣C-LAB主題館:雙迴聲,亞洲文化殿堂,光州,韓國
2020      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臺灣
2020      穿孔城市,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市,臺灣
2020      綠島人權藝術季 - 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綠島,臺灣
2019      日惹雙年展,Jogja Contemporary,日惹特區,印尼
2019      情書.手繭.後戰爭,關渡美術館,臺北市,臺灣
2019      臺南新藝獎,么八二空間,臺南市,臺灣
2019      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總爺藝文中心,臺南市,臺灣
2019      藝術家在春天爆炸,板橋435藝術特區,新北市,臺灣
2018      臺北美術獎,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臺灣
2018      馬來明星 vs. 尼魂連結 大馬x尼泊爾駐村聯展,水谷藝術,臺北市,臺灣
2018      Cemetery of Object 物塚,伊日藝術駁二空間,高雄市,臺灣
2018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MIT新人推薦特區,世貿一館,臺北市,臺灣
2018      Finding the Roots,Gallery Mcube,加德滿都,尼泊爾
2018      薛西弗斯 Ver. 20.18,國立臺灣美術館-數位藝術方舟,臺中市,臺灣
2018      從無中生來?八種消除邊界與再思考身份認同的方法,好思當代,臺北市,臺灣
2018      高雄獎,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臺灣
2018      東京跨領域藝術節,小金井藝術現場,東京都,日本
2018      她說,「我剛打去馬康多大飯店。」,朋丁 pon ding,臺北市,臺灣
2017      高雄藝術博覽會-貨櫃錄像特區,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臺灣
2017      公共危險物品販賣所,Szczecin Art Academy,斯賽新,波蘭
2017      解/嚴-台灣當代藝術面對戒嚴與解嚴,尊彩藝術中心,臺北市,臺灣
2017      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研究計畫:訪問烏托邦,GradCam,威尼斯,義大利
2017      回想寫真,未藝術空間,高雄市,臺灣
2017      106年全國美術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市,臺灣
2017      第15屆桃源創作奬,桃園展演中心,桃園市,臺灣
2017      Garari Nehiora,Space One,首爾市,韓國
2016      不嘗試無知:泰式補丁,水谷藝術,臺北市,臺灣
2016      假定日常人造衛星 / Sync,山珍海味工作室,新北市,臺灣
2016      加蚋仔藝術季,水谷藝術,臺北市,臺灣
2016      臺北藝術自由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北市,臺灣
2016      臺灣當代一年展,臺北圓山花博爭豔館,臺北市,臺灣
2016      精細(造反)錄像藝術工作夜,Tentacles 藝術空間,曼谷市,泰國
2016      Asia Kula Kula-ring,ACC,光州市,韓國
2016      亞熱帶五年,么八二空間,臺南市,臺灣
2015      2015 藝術家博覽會,臺北圓山花博爭豔館,臺北市,臺灣
2015      2015 高雄漾藝術博覽會,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臺灣
2015      104年全國美術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市,臺灣
2015      第13屆桃源創作奬,桃園展演中心,桃園市,臺灣
2014      海馬迴錄像影展,海馬迴光畫館,臺南市,臺灣
2014      高雄藝術博覽會,瀚品酒店,高雄市,臺灣
2014      繹域-What We Are Mapping,駁2藝術特區,高雄市,臺灣
2014      台南藝術博覽會,大億麗緻酒店,臺南市,臺灣
2014      高雄獎,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臺灣
2013      潛伏。城市幽冥,么八二空間,臺南市,臺灣
2012      期許超過八個季度,臺北藝術大學地下美術館,臺北市,臺灣

獲獎經歷

藝術類
2021      中國華宇青年獎
 
— 評委會特獎
2021      
110年全國美術展 新媒體類 
— 銅獎
2020      臺北美術獎 — 入選
​2019      PULSE Art Fair - PULSE prize — 首獎
2019      臺南新藝獎 — 首獎
2018      臺北美術獎 — 優選
2018      文化部 
— MIT新人推薦特區
2018      第16屆台新藝術獎 — 年度決選入圍
2018      高雄獎 
— 首獎
2017      106年全國美術展 新媒體類 
— 銀獎
2015      第13屆桃源創作奬 — 優選

電影類
2020      第42屆金穗獎:學生組實驗片
 — 首獎
2019      新北影像新星獎 — 首獎
2018      第40屆金穗獎:學生組實驗片
 — 首獎
2017      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 — 入圍
2017      第16屆城市遊牧影展-台灣電影競賽 
— 入圍
2017      青春影展-影視類 
— 銀獎
2015      第22屆臺灣國際女性影展 —光榮時刻:台灣競賽單元 — 特奬

作品典藏

2021      《雙生》- 版次1/5,藝術銀行
2021      《迴聲者群像》- 版次1/5,藝術銀行
2021      《父域安魂曲》- 版次3/3,藝術銀行
2019      《父域安魂曲》- 版次2/3,私人收藏
2018      《運行針:曼谷》- DCP,國家電影中心
2018      《父域安魂曲》- 版次1/3,高雄市立美術館


影展放映

2021       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嘉義文化局,嘉義市,臺灣
2020       金穗影展,府中15,新北市,臺灣 
2020       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嘉義文化局,嘉義市,臺灣
2019       南方影展,新光影城,臺南市,臺灣
2019       高雄電影節,高雄市立電影館,高雄市,臺灣
2019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華山光點電影館,臺北市,臺灣
2019       城市遊牧影展,真善美劇院,臺北市,臺灣
2019       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嘉義文化局,嘉義市,臺灣
2019       漫遊者影展,板橋435藝文特區,新北市,臺灣
2018       加佛斯卡利短片影展,威尼斯,義大利
2018       第40屆金穗獎,國家電影中心,臺北市,臺灣
2017       高雄電影節,高雄市立電影館,高雄市,臺灣
2017       城市遊牧影展,Woolloomooloo,臺北市,臺灣
2017       青春影展,高雄市立電影館,高雄市,臺灣
2015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華山光點電影館,臺北市,臺灣

新媒體表演

2020       合‧眾:你的關係是我的政治,435藝文特區,新北市,臺灣
2018       電影現場 LIVEing image:集體失眠,REVOLVER,台北市,臺灣
2017       民生派對,龍山里民活動中心,臺南市,臺灣
2017       另一種影像記事:神奇現象所,溼地,臺北市,臺灣
2017       VHS-時光記憶者的變異II,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市,臺灣
2017       VHS-時光記憶者的變異I,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市,臺灣
2017       這不是烏托邦 here is NOT Utopia,酸屋Acid House,新北市,臺灣
2016       BYOB Taipei: 一夜限定影像放映秀,Woolloomooloo,臺北市,臺灣
2016       造反錄像工作夜,Tentacles藝術空間,曼谷市,泰國

駐村

2020       總爺國際藝術村,臺南市,臺灣
2018       Gallery Mcube,加德滿都,尼泊爾
2016       Tentacles,曼谷,泰國​

出版

2021        放映間,dmp editions 出版社
2019        在熱帶,dmp editions 出版社

座談

2021     《從島至島:邊境司機與越洋信使》,與談人:陳又津、林羿綺,政治大學演講廳
2021     《流・忘:林羿綺、羅玉梅聯展 線上論壇》,與談人: 鄭秀慧、王聖閎、林羿綺、羅玉梅,VT Artsalon
2021     《放映間─林羿綺影像創作分享會》,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線上講座
2020     《影像中的藝術實踐 – 林羿綺創作分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講座
2020     《遊走在影像的陌生地帶,屬於錄像、又屬於電影》,絕對私塾
2020     《林羿綺 ✖ 影像中的藝術實踐》,酸屋公寓
2020     《​從"越洋信使"談金門、印尼與臺灣三地歷史上的國際連結》,與談者: 賴英泰、葉佳蓉,Podcast對談
2020     《越洋信使 - 影像、電影與劇場的隙縫》,主講者: 史惟筑,與談者:葉佳蓉、徐華謙、王肇陽、陳柔勳,
​                鳳甲美術館
2019     《Photo Talks 2019 S2:影像出版篇》,與談人: 呂易倫、毒草,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2019     《情書・手繭・後戰爭—講座4》,在地實驗論壇
2019     《降靈會III - 記憶載具與影像解離》,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講座
2018     《泥間座談:林羿綺x影像的降靈跨界》,與談人: 陳平浩,泥間帶
2017     《雙重解離-荒棄影像的復生重啟與招喚》,與談人: 黃建宏、呂易倫,未藝術
2017     《降靈會II-夢境、記憶、解離與再防禦》, 與談者: 陳湘汶,福利社空間
2017     《降靈會-影像作為記憶的精神媒介》,在地實驗論壇
2016     《藝術家之眼:異域駐村觀察》,與談者: 葉家銘、張致中,水谷藝術
2016     《藝術家的自我田調:以開放觀點作為認同基礎》, 與談者: 陳飛豪、梁云繻,水谷藝術
2016     《影像為何而來?降靈術與歷史安魂》,與談者: 林宏璋、陳泰松,水谷藝術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